解决工程物资管理难题,随时掌握在外项目的物资供货,消耗情况,成本数据分析.点我了解详情或致电13911621362中国建筑工程资料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4小时服务电话:010-51299114 51665651 13501215554
全国销售代理服务免费电话:400-163-8866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预算网 >> 行业资料 >> 市政 >> 标准规范 >> 正文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五)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20

5.7  补偿器安装

5.7.1  补偿器安装前,应检查下列内容:

1  使用的补偿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GB/T12777 《城市供

热管道用波纹管补偿器》CJ/T3016 《城市供热补偿器焊制套筒补偿器》CJ/T3016.2 的有关规定;

2  对补偿器的外观进行检查;

3  按照设计图纸核对每个补偿器的型号和安装位置;

4  检查产品安装长度,应符合管网设计要求;

5  检查接管尺寸,应符合管网设计要求;

6  校对产品合格证。

5.7.2  需要进行预变形的补偿器,预变形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补偿器的预变形量,记录内容应

符合附录 AK GE .0.6 的规定。

5.7.3  安装操作时,应防止各种不当的操作方式损伤补偿器。

5.7.4  补偿器安装完毕后,应按要求拆除运输、固定装置,并应按要求调整限位装置。

5.7.5  施工单位应有补偿器的安装记录,记录内容应符合附录 A 中表A.0.7 的规定。

5.7.6  补偿器宜进行防腐和保温处理,采用的防腐和保温材料不得影响补偿器的使用寿命。

5.7.7  波纹管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波纹管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

2  有流向标记(箭头)的补偿器,安装时应应流向标记与管道介质流向一致。

5.7.8  焊制套筒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焊制套筒补偿器安装应与管道保持同轴。 2  焊制套筒补偿器芯管外露长度及大于设计规定的伸缩长度,芯管端部与套筒内挡圈之间的距

离应大于管道冷收缩量。

3  采用成型填料圈密封的焊制套筒补偿器,填料的品种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填料圈的接口

应做成与填料箱圆柱轴线成 45°的斜面,填料应逐圈装入,逐圈压紧,各圈接口应相互错开。

4  采用非成形填料的补偿器,填注密封填料时应按规定压力依次均匀注压。

5.7.9  直埋补偿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回填后固定端应可靠锚固,活动端应能自由活动。

2  带有预警系统的直埋管道中,在安装补偿器处,预警系统连线应做相应的处理。

5.7.10  一次性补偿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次性补偿器的预热方式视施工条件可采用电加热或其它热媒预热管道,预热升温温度应达

到设计的指定温度。

2  预热到要求温度后,应与一次性补偿器的活动端缝接,焊缝外端不得有缺陷。

5.7.11  球形补偿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球形补偿器相连接的两垂直臂的倾斜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外伸部分应管道坡度保持一致。 

2  试运行期间,应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下进行观察,应转动灵活,密封良好。

5.7.12   方形补偿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安装时,垂直臂应水平放置,平行臂应与管道坡度相同。

2  垂直安装时,不得在弯管上开孔安装放风管和排水管。

3  方形补偿器处滑托的预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冷紧应在两端同时、均匀、对称地进行,冷紧值的允许误差为 10mm

5.7.13  自然补偿管段的冷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紧焊口位置应留在有利操作的地方,冷紧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2  冷紧段两端的固定支架应安装完毕,并应达到设计强度,管道与固定支架已固定连接。

3  管道上的支、吊架己安装完毕,冷紧焊口附近吊架的吊杆应预留足够的位移量。

4  管段上其它焊口己全部焊完并经检验合格。

5  管段的倾斜方向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6  法兰、仪表、阀门的螺栓均已拧紧。

7  冷紧焊口焊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拆除冷紧卡具。

8  管道冷紧应填写记录,记录内容应符合附录 A 中表A.0.8的规定。 6  热力站、中继泵站及通用组装件安装

6.1  一般规定

6.1.1  站内采暖、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安装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6.1.2  动力配电和照明等电器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50257 和《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的规定。

6.1.3   自动化仪表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 的规定。

6.1.4   站内制冷管道和风道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

的规定,冷热共用管道及附件按设计要求执行。

6.1.5  站内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制冷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 的规定。冷、热共用设备按设计要求执行。

6.1.6  中继泵站、热力站的建筑和结构部分,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6.1.7  在热力站施工完毕后,未连接外部管线前,中继泵站、热力站与外部管线连接的管沟或套管予

以封闭。

6.2   站内管道安装

6.2.1   管道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第 5 章的有关规定核验规格、型号和质量。

6.2.2  管道安装过程中,安装中断的敞口处应临时封闭。

6.2.3  管道穿越基础、墙壁和楼板,应配合土建施工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管道焊缝不应置于套管内

和孔洞内。穿过墙壁的套管长度应伸出两侧墙皮 2025mm,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地板面 50mm;套

管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可用柔性材料填塞。预埋套管中心的允许偏差为 25mm。在设计无要求时,套管

直径应与保温管道外径大 50mm。位于套管内的管道保温层外壳应做保护层。

6.2.4  管道安装按本规范第 4 章和第 5 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6.2.5  管道并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相互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

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6.2.6  管道上使用机制管件的外径宜与直管管道外径相同。

6.2.7  站内管道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在设计无要求时,不得大于表 6.2.7中规定的距离。

6.2.7   站内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最大间距(m)  2.0  2.5  3.0  3.0 4.0 4.0 4.5 5.0 6.0 7.0  8.0  8.5  9.0 9.06.2.8  在水平管道上装设法兰连接的阀门时,当管径大于或等于 125mm 时,两侧应设支、吊架;当管

径小于 125mm 时,一侧应设支吊架。

6.2.9  在垂直管道上安装阀门时, 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 阀门上部的管道应设吊架或托架。 

6.2.10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准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固;

3  滑动支座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 35mm 的空隙,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无热位移管道的支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

移。

6.2.11  管道与设备安装时,不应使设备承受附加外力,并不得使异物进入设备内。

6.2.12  管道与泵或者阀门连接后,不应再对该管道进行焊接或气割。

6.2.13  站内管道安装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内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2.13-1 的规定。

6.2.13-1   站内钢管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DN100mm  每米,1mm;且全长,≤13mm

水平尺、直尺、拉

线和尺量检查

1

水平管道纵、

横方向弯曲

DN100mm  每米,1.5mm;且全长,≤25mm

水平尺、直尺、拉

线和尺量检查

2  立管垂直度  每米,2mm;且全长,≤10mm  吊线和尺量检查

阀门在同一高度上 5mm  尺量检查

3

成排阀门和

成排管段  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3mm  尺量检查

2  站内塑料管、复合管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2.13-2 的规定。

序号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水平管道纵横向弯曲  每米, 1.5mm 且全长, 25mm

水平尺、直尺、拉线和

尺量检查

2  立管垂直度  每米,2mm;且全长,≤25mm 吊线和尺量检查

3  成排管段  在同一直线上间距  3mm  尺量检查

3  阀门安装和检验应按本规范第 5 章规定执行,成排阀门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2.13-1 的规定,阀杆宜平行放置。

6.3  站内设备安装

6.3.1  设备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核验规格、型号和质量,设备应有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对设备开

箱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做出记录: 1  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  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

3  装箱清单、设备的技术文件、资料和专用工具。

4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5  其它需要记录的情况。

6.3.2  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 的规定。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3.2 的规定。

6.3.2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经纬仪、拉线和尺量

2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水准仪、拉线尺量

3  平面外形尺寸  ±20  尺量检查

4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尺量检查

5  凹穴尺寸  +20  尺量检查

每米  5  水平仪(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

坪上需要安装的部分)  全长  10  水平仪(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每米  5  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

7  垂直度

全长  10  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

6.3.3   埋设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且不得倾斜;

2  地脚螺栓底部锚固环钩的外缘与预留孔壁的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 15mm

3  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理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

4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紧密;

5  拧紧螺母后,螺栓外露长度应为 25 倍螺距;

6  灌注地脚螺栓用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应比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灌浆处

应清理干净并捣固密实;拧紧地脚螺栓时,灌注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7  地脚螺栓的坐标及相互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设备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6.3.2 的规定。

8  地脚螺栓露出基础的部分应垂直,设备底座套入地脚螺栓应有调整余量,每个地脚螺栓均不

得有卡涩现象。

6.3.4  装设胀锚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胀锚螺栓的中心线应按施工图放线。胀锚螺栓的中心至基础或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7d,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得小于 3d ,且不得小于 30mm;相邻两根胀锚螺栓的中心距离不得小于 10d

d 为胀锚螺栓的直径)

2  装设胀锚螺栓的钻孔不得与基础或构件中的钢筋、预埋管和电缆行装时设物相碰;不得采用

预留孔。

3  安设胀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 10MPa

4  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螺栓。

5  胀锚螺栓的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的规定,成孔后应对钻孔的孔径和深度有主时进行检查。

6.3.5  设备支架安装应平直牢固,位置正确。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3.5 的规定。

6.3.5  设备支架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5  尺量检查

1  支架立柱

垂直度  H/1000  尺量检查

上表面标高  ±5  尺量检查

2  支架横梁

水平弯曲  L/1000  尺量检查

注:表中 H为支架高度,L 为横梁长度。

6.3.6   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6.3.7  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边缘 1030mm

6.3.8  设备采用减振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和地坪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在设备占地范围内,地坪(基础)的高低差不得超出减振

垫铁调整量的 30%50%;放置减振垫铁的部位应平整。

2  减振垫铁按设备要求,可采用无地脚螺栓或胀锚地脚螺栓固定。

3  设备调平时,各减振垫铁的受力应均匀,在其调整范围内应留有余量,调节器平后应将螺母

锁紧。

4  采用橡胶垫型减振垫铁时,设备调节器平后经一至二周,应再进行一次调平。

6.3.9  电动离心水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就位前应做下列复查:

1)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第 6.3.2 条要求;

2)设备应完好;

3)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涩现象,无异常声音; 4)出厂时己配装、调试完善的部位,无拆卸现象。

2  水泵安装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泵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为0.1,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 

2)小型整体安装的水泵,不应有明显的倾斜。

3  水泵的找正,当主动轴和从动轴用联轴结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的间隙

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及连接应盘车检查,并应灵活。

4  三台及三台以上同型号水泵并列安装时,水泵轴线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mm,两台以下的允许

偏差为±10mm

6.3.10  蒸汽往复泵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 6.3.9条中第 12款的规定。泵体上的安装阀应有出厂合格

标志,不得随意调整拆卸,当有损伤确需拆卸检查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进行。废汽管应水平安装

并通向室外,管端部应向下或做成丁字管。

6.3.11   喷射泵安装水平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当泵前、泵后直管段长度设

计无要求时,泵前直管段长度不得小于公称管径的 10 倍。

6.3.12  换热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换热器设备不应有变形,紧固件不得有松动或其它机械损伤。

2  属于压力容器的换热器,需带有国家技术临察部门有关检测资料,设备安装后,不得随意对

设备本体进行局部切、割、焊等操作。

3  换热器应按照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坡度、坡向安装;换热器和水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

验方法应符合表 6.3.12的要求。

6.3.12     换热器和水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10  拉线和尺量

2  水平度工垂直度  5L/1000 5H/1000  经纬仪或吊线、水平仪(水平尺) 、尺量

3  中心线位移  ±20  拉线和尺量

注:表中 L为长度,H 为高度。

4  换热器附近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满足拆装维修的需要。试动行前应排空设备内残液,并应确

保设备内无异物。

6.3.13  整体组合式换热机组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6.3.14  凝结水箱、贮水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坡度坡向安装; 2  水箱的底面在安装前应检查涂料质量,缺陷应处理;

3  凝结水箱、贮水箱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表 6.3.12的要求。

6.3.15  软化水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软化水装置管路的管材宜采用塑料管或复合管,不得使用引起树脂中毒的管材;

2  所有进出口管路应有独立支撑,不得用阀体做支撑;

3  两个罐的排污管不应连接在一起,每个罐应采用单独的排污管。

6.3.16  除污器应按设计或标准图组装。安装除污器应按热介质流动方向,进出口不得装反,除污器

的除污口应朝向便于检修的位置,宜设集水坑。

6.4  通用组装件安装

6.4.1   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安装位置、数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同类型的温度表规格应一致,

且排列整齐、美观。

6.4.2  减压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减压器应按设计或标准图组装;

2  减压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检修的托架(或支座)上,安装应平整牢固;

3  减压器安装完后,应根椐使用压力调试,并做出调试标志。

6.4.3  疏水器安装应按设计或标准图组装,并安装在便于操作和检修的位置,安装应平整,支架应牢

固。连接管路应有坡度,出口的排水管与凝结水干管相接时,应连接在水干管的上方。

6.4.4  水位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位表应有指示最高、最低水位的明显标志,玻璃管的最低水位可见边缘应比最低安全水位

25mm,最高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高 25mm

2  玻璃管式水位计应有保护装置;

3  放水管应接到安全地点。

6.4.5  安全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阀心须垂直安装,并在两个方向检查其垂直度,发现倾斜时应予以校正。

2  安装阀在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和用户使用需要送相关的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同时按

设计要求进行调整,调校条件不同的安全阀应在试运行时及时调校。

3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值,安全阀最终调整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得有

泄漏现象。

4  安全阀调整合格后,应填写安全阀调整实验记录,记录内容应符合附录 A 中表A.0.9 的规定。  5  蒸汽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通向室外的排汽管。热水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接到安

全地点的排水管, 并应有足够的截面积和防冻措施确保排放通畅。 在排汽管和排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 

6.4.6  压力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力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并防止受高温、冰冻和振动的影响;

2  压力表宜安装内径不小于 10mm 的缓冲管;

3  压力表和缓冲管之间应安装阀门,蒸汽管道安装压力表时不得用旋塞阀;

4  压力表的量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 1.52 倍;

5  压力表的安装不应影响设备和阀门的安装、检修、运行操作。

6.4.7   管道和设备上的各类套管温度计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部位,底部应插入流动的介质内,不得安

装在引出的管段上,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温

度表的安装不应影响设备和阀门的安装、检修、运行操作。

6.4.8  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上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2  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

3  与管道倾斜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6.4.9  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

6.4.10  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汽阀,操作不便时应设置操作平台;站内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气阀,在放气

点高于地面 2m 时,放气阀门应设在距地面 1.5m 处便于安全操作的位置。

6.4.11  流量测量装置应在管道冲洗合格后安装,前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4.12  调节与控制阀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分享到:
责任编辑:zl_hangye
相关软件下载
获取中